-
我们的中国学要有“魂”,区域国别研究才有主心骨
我经常讲,你可以是莎士比亚的英文、牛津口音的英语发音,但如果你没有发自内心的知识体系和中国自信,你讲再多的宣传、讲中国好,人家一看就知道你不自信。相反你只有500个英文单词、甚至更少,但你具备发自内心的自信,也可以把中国故事讲好。[全文]
-
为什么文明型国家理论能帮我们做出比较准确的政治预测?
文明型国家理论对于西方民族国家、自由主义、“西方中心论”“历史终结论”等元叙事是一种透彻的解构和颠覆。一旦我们彻底摆脱了西方话语、标准和范式的束缚,我们就更容易回归彻底的实事求是,更容易接近真相、接近真理。[全文]
-
从修订教科书开始,我们正实践俄罗斯人思想上的去殖民化
我们需要摆脱西方政治模式与价值体系的制约,恢复基于理性价值观的主权。我们开始修订教科书,并展示西方的普世主义与关键理念如何被接受,并置于中心地位。这取得了巨大的成果。[全文]
-
文明型国家,是对西方元叙事的解构
文明型国家叙事在解构西方“民族国家”叙事的同时,也在解构西方自由主义的“普世价值”叙事,及其支撑这两种叙事的底层逻辑,即“西方中心论”和“历史终结论”元叙事。[全文]
-
万桥飞架,“地无三尺平”的贵州变身“高速平原”
贵州造桥达到的世界性高度,恰恰也代表了中国技术信息等多方面产业的综合高度。[全文]
-
阿拉伯视角下的东方智慧
“好消息是中国不是一个自私国家,他们伸出手来帮助其它国家,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。他们也不强迫别人接受某种模式,他们说,我们有这个经验,你可以看看,如果你喜欢它,我们可以帮助你适应它、应用它。”[全文]
-
阿拉伯汉学家的“中国故事”
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发展得如此迅速和深入,新一代汉学家更有责任去深入理解、研究和传播真实的中国,避免让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再次陷入过去的刻板认知。[全文]
-
我们的战略预测比较准
我常打一个比方:开车遇到暴雨,你是紧盯着挡风玻璃上那些水珠抱怨不停,还是努力看清前方的路?他们一听就明白了——越是这种时候,越要把目光放长远。[全文]
-
浴血山河:不朽的抗战旋律
为什么老外总是理解不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?中华文明是现代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它包含了红色文化,这太重要了。革命精神是个好东西,你相信它,它就会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,不会丢失。[全文]
-
规划中国:“十五五”将如何开局?
“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样,而且投入人数达百万级,这种机制其他国家学不到,也模仿不了。”[全文]
-
改变中国国运的绿色革命
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做事很有品位。”[全文]
-
茶与咖啡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
西方觉得袋泡茶比较高级,认为把茶叶一放、沏上开水的喝茶方式不行,觉得那是农业文化。开始我们也认同这种看法,可中国人喝袋泡茶后,喝着喝着就觉得实在没味儿,因为它远远达不到中国人对品茶的要求。[全文]
-
欧亚板块崛起与“新三国演义”
俄罗斯的谈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你谈你的砝码、我谈我的筹码,大家拉扯一下看能不能有共识。它是把条件提得很清楚,只有答应或不答应两种可能;不答应就接着打,打到答应;答应了就停。[全文]
-
打造“联合国2.0”,主要机构应该在北京或者上海
遗憾的是,联合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平台作用,它显得十分弱势,毕竟联合国的成立初衷,正是为了构建多边秩序。我认为,呼吁打造“联合国2.0”(也就是强化联合国体系)非常重要。其中有一点建议是应在中国设立一个主要的联合国分部。[全文]
-
义乌模式打贸易战,跟印巴空战一样靠系统集成
义乌有句老话,叫“拥有一个商位,沟通整个世界”。中国影响世界,世界也影响中国,这是现在的特点。[全文]
-
中国能源自给率约85%!
在能源利用上应当因地制宜,也就是宜煤则煤,宜气则气,宜新能源则新能源。[全文]
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